返回列表

“我在公园建城市”人物专访丨罗康:扎根岩土,越钻研越有趣!

13 /

2021.09

分享
生成海报


近年来,公园城市建设模式逐渐从“空间建造”转变为“场景营造”,从“城市中建公园”转变为“公园中建城市”,为公园城市而生的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也因此涌现出一批在“公园中建城市”的优秀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台前幕后,他们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用智慧和勤奋书写“公园城市精神”,努力加快推进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特别策划“我在公园建城市”人物专访专题,发扬榜样力量,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基坑,是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必须进行专业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虽然并不像显性的高层建筑、桥梁等建设成果那样引人注目,却是这些建设成果得以呈现所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安全事关重大。


基坑工程咨询论证主要是结合拟建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基坑周边环境等,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把关,是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重要前提。



成都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基坑咨询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罗康,就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了岩土工程领域,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放在首位,坚守基坑安全底线。




自学软件

曾参与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基坑审查


罗康大学时学习专业为地质工程,2002年正式开始工作,最开始的工作与基坑并无关系,但在接触了基坑咨询论证等工作后,他便与之结缘十几年。


罗康刚开始从事基坑咨询论证工作,就被安排到天府广场的下沉广场项目上。他回忆,那是一个基坑开挖量特别大的项目。“与以往凭借经验手算不同,当时行业里刚开始用软件计算,业界'老专家'建议我学习软件的操作”,他说。


为了检验自己学习软件的成果,他要将自己用软件测算出的数据与“老专家”的手算数据做反复对比,用其它成都成功工程设计方案及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类比,直到其偏差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罗康随时都要跟踪建设情况,“在基坑开挖和使用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都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周边的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工程一边做,我们一边要做监测数据与设计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反馈,做到信息法施工,以监测成果来修正设计方案,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个传统习惯”。


  ▲ 工作中的罗康(右)


在罗康的从业经历中,他认为难度较大,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当数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基坑审查项目。“基坑30多米,属于超深基坑工程。同时,这里的岩层相对比较坚硬、水量较大”,他回忆,当时因受限于施工环境及技术条件,很多工作都没办法借助机械完成,只能人工这就要求咨询单位掌握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能否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否则,基坑设计图可能就无法变成实物图。




深夜排危

始终把群众的安全放在首位


罗康把自己比喻成行业“消防员”,因为,在他的工作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处置重大危险项目。


“不晓得啥子时候基坑支护内力及变形会警报,所以经常有一根弦都绷着”,他回忆,有一次,成都市某地出现基坑变形问题,周围的老百姓也因此很紧张。罗康连夜被通知前往现场处置基坑变形险情,他和同事们一边忙着安抚群众,一边立刻着手对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进行分析,再次对基坑变形进行核算和排查。


“经过我们反复核算,这个变形是在允许范围内”,这件事情虽然得以顺利解决,但也给罗康一个提醒,“第一是对原始数据要适当存疑。第二是要始终有预案,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用预案来应对”,他说,算数据对他而言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原始数据的精确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基坑支护工程的最终成败。


而凡事要有预案的工作作风,也延续到了他的生活中,例如,出游的话,他会考虑恶劣天气及地质灾害等因素均考虑在内,在家人出行他也会考虑安全因素,他总能帮助其轻松应对。


▲ 罗康和他的孩子


自己的工作虽然常常在地下开展,人民群众虽然无法时时刻刻感知其存在,但却始终与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紧密相关。“那晚,群众望着我们焦急的眼神,让我更加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要严谨”,他说,这份工作要求自己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对专业始终热爱

连出门旅游也不忘学习


可能在外人眼中,罗康的这份工作有些枯燥,但他却觉得与数据打交道是一件越钻越有趣的事情。


“也是因为这份热爱支撑我一直在这个领域里钻研”,他说,自己的每一个项目都不一样,都有未知的情况,所以每次都给他带来新鲜感和新挑战。


  ▲ 喜欢钻研的罗康


“比如在攀枝花和西昌的地质情况就跟成都完全不一样,甚至在成都东边和西边的地质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当我们深入地下,以另外一个视角来了解和认识城市,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说。


闲下来时,他会打羽毛球、下象棋、钓鱼和学习。最近,他在学习数字经济相关的内容。“其实我每年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一般在年初,我就会给自己梳理一个学习计划。比如经济学和互联网相关的内容,我认为是和我们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都需要学习”,而为了落实自己的学习计划,就算出游,他也不会落下。


“有时候出游,我也会在旅行箱里带着学习相关的书籍,白天出去耍了,晚上都还是要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在罗康看来,外出旅行也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他甚至会把行程安排到自己想要前往的项目现场,“我们这一行需要多学多看”,他笑着说。



............................


随着集团的成立,罗康表示自己拥有了更多向优秀的伙伴学习的机会,他一直以来把师长彭苏萍院士(中国工程院)视作自己的偶像,他坦言,自己在专业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师长为精神偶像,将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现如今能站在集团提供的这个优质平台上,他将更加坚定践行初心使命,为建设公园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 推荐阅读 -





 █  撰稿/编辑:集团办公室 公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