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 | 宜居水岸,诗意成都

26 /

2021.05

分享
生成海报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市级示范段项目,也是锦江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以建设宜居水岸,诗意成都”为目标,构建活水润城、水清岸绿的水环境,打造开敞宜人的水景观,彰显城市历史文化。该工程是成都市全面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回应市民热切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

工程长度约7.4km(槐树街-二环路西一段),含西郊河 (槐树街~散花楼)长约1.7km、南河(青羊正街-散花楼)1.0km,干河(二环路~南河)长约1.6km、浣花溪(浣花溪公园北侧)长约3.1km。其中河堤生态化改造长7.4km,硬质河底改造1.7km,水闸改造及新建2座、引水及截污管线工程1.75km,道路改造工程0.5km。

改造河道位置示意图


图片

改造河道效果图


图片


工程主要设计特点如下:

一、串联城市公园,打造公园城市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不仅改变了河道以前河岸破损、亲水性弱、水量少、水质差的面貌,还利用滨水绿道串联起了青羊宫、琴台路、宽窄巷子、浣花溪公园、杜甫草堂、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等城市著名景点,为成都市实施“中优”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增砖添瓦。由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组成的国家巡查组将该工程列为正面宣传案例,肯定了该工程的民生意义、社会成效,将其定义为具有典型推广价值的成都特色经验。

改造河道串联重要城市景点


图片


二、水质水量双保障,助力生态惠民示范城市建设

水量保障措施含区域调水(引府入茅工程)、水闸蓄水(浣花南路桥水闸改造工程、遇仙桥水闸新建工程)。水质保障措施含截污管道工程、河堤生态化改造、硬质河底改造及滨河道路整治等。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通过系统调配片区水量、实施河道整治工程,多管齐下,实现了水质水量双保障。该工程营造了河畅景美、水清岸绿的滨水场景,助力持续推进成都生态空间、诗意栖居建设。

干河、浣花溪汇流点



三、创新施工工法,进行河道生态化改造

本河道改造对象为中心城区老旧河道,现状河堤多为浆砌条石直立式河堤,不能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景观效果差。结合下游新建水闸蓄水,考虑尽量保留岸边优良树木,本段拆除蓄水位以上条石,改造为浆砌自然景观块石,块石错落有致的布置能形成独特的天然景观,块石间大量的空隙能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本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河堤底部基础,避免重复开挖,因地制宜采用生态护岸材料,增强河道亲水性

西郊河生态化改造后河堤


图片

结合老旧河道常用的混凝土护底(俗称“三面光”),采用梅花型开生态种植孔改造原混凝土护底,避免大开大挖,并保证河道的水循环,恢复河底的生态功能,保障河道的水生态循环和渗透性。河堤、硬质河底生态化改造为目前探索城市中心区河道改造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实践经验总结。同时本工程大力推行工业化预制材料,创新使用C型预制种植槽作为河堤结构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硬质河底生改造态透水孔剖面图


图片


图片

结 语

图片

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赋予了老城区河道新的生态价值,通过着力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打造片区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该工程对水质水量的双保障措施推进了“五绿润城”生态建设,营造出诗意栖居生态河道场景,切实助力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生态惠民示范城市建设。


小改造河道串联重要城市景点


图片





- END -

供稿: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编辑:集团综合管理部

图片

图片